亚洲车市 | 印尼2025上半年: 车市退潮下, 中国品牌崭露头角

  • 2025-07-25 08:56:55
  • 211

2025年上半年,印尼汽车市场遭遇严峻挑战,整体销量同比下降近9%。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都呈现明显下滑趋势,日系品牌集体承压。

然而,在这场普遍下行的市场行情中,中国品牌却实现了逆势增长,特别是在电动车市场展现出强劲势头,比亚迪、奇瑞、上汽通用五菱等品牌销量持续攀升,部分车型首次跻身前十,为中国车企在印尼的长期发展打开了新的突破口。

01

印尼整体车市下滑,

传统日系品牌承压

印尼2025年上半年汽车市场累计销量为37.47万辆,同比下降8.2%,而6月份单月销量更是同比下降20.8%至57,760辆。

零售端同样低迷,6月销量为61,617辆,同比下滑12.2%,年累计销量也下降至39万辆。

这一轮下行趋势并非短期现象,源自消费者信心不足、企业面临外部政策不确定性、加上经济增长放缓和基准利率仍处高位等多重因素叠加。

细分来看:

◎轻型乘用车上半年销量为29.27万辆,同比下降超过8%;

◎ 商用车销量则降至8.2万辆,同比跌幅超过9%。

◎ 即便是印尼最强势的品牌——丰田,也未能幸免。其上半年销量为123,846辆,同比下降4.5%,6月销量更是同比下滑30%。

◎ 大发紧随其后,但也大跌37.5%。

◎ 三菱、本田、铃木分别下滑21.9%、45.1%、18%。尤其本田,6月销量仅为4,179辆,反映出品牌吸引力和市场接受度正在下降。

车型方面

◎ 丰田Kijang Innova以8.3%的市场份额蝉联冠军,虽同比下滑10.7%,但已是跌幅最小的主流车型。

◎ 其他主力车型如大发Gran Max、Sigra,以及丰田Avanza均出现了30%以上的跌幅;本田Brio更是暴跌近50%。

◎ 不过,仍有新车型实现亮眼突破——铃木Fronx在上市首月便进入销量前十,以3.1%的份额排名第九;

◎ 而腾势D9也首次进入前十,显示出电动化高端MPV在当地逐渐被接受。

在传统市场格局中,日系品牌曾长期主导印尼市场,占据超过80%的份额。但从2025年上半年的表现来看,其市场主导地位正遭遇挑战。这既有外部经济周期影响,也与产品老化、电动化转型缓慢等内部因素有关。

02

中国品牌集体崛起,

新能源车成为破局关键

在整体市场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品牌却交出了截然不同的答卷。

从上半年数据来看,比亚迪、奇瑞、上汽通用五菱、腾势、吉利等品牌纷纷实现大幅增长,尤其在纯电动市场上建立了领先优势。

◎ 比亚迪及其子品牌腾势,在印尼电动车市场独占鳌头。

上半年比亚迪销量达到14,092辆,同比激增783%,其中6月销量为2,079辆,同比增长30.3%。腾势更是在6月以1,768辆的成绩首次进入前十,全年累计销量达到5,733辆,位列中国品牌第三,展现出高端新能源MPV在东南亚的拓展潜力。

◎ 奇瑞更是表现惊艳,6月销量为2,271辆,同比暴涨167.8%,是排名前十中涨幅最高的品牌,累计销量达10,283辆,同比上涨161.1%。

奇瑞旗下欧米伽也在电动车领域贡献稳定增长。此外,捷途、吉利、哪吒、长城等品牌虽然总体销量尚小,但都保持增长趋势,并在不断试水本地市场结构。

在动力总成上,中国品牌几乎主攻纯电动路线。

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印尼纯电动汽车销量已升至34,890辆,较去年大幅增长,其中比亚迪与腾势贡献19,825辆,五菱售出5,170辆,奇瑞/欧米伽贡献4,737辆,占据总量绝大多数。

◎ 五菱在经历早期市场试水后,凭借小型电动车产品赢得一部分实用型消费者,虽然6月销量同比下降,但其全年累计销量仍达8,258辆,维持在主流阵营内。

◎ Jaecoo与捷途等新进入品牌也在本地逐步打开知名度,特别是在越发饱和的传统油车市场下,凭借新造型、新技术与智能配置切入,逐渐积累用户基础。

◎ 埃安、吉利、哪吒等品牌亦开始出现在销量榜单中,尽管体量尚小,但增长趋势明确。

这股中国车企集体崛起的背后,是对印尼市场趋势的准确判断。

印尼政府正在加快本地电动车产业政策落地,并推动电池工厂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车企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同时,相较于传统日系品牌,中国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及价格带的灵活性上具备明显优势。

小结

在印尼这一东南亚最大车市正经历周期性回调之际,中国品牌却逆势而上,比亚迪、奇瑞等品牌已经进入主流视野,产品结构也从代步小车向高端MPV、SUV拓展。

当地电动化政策持续推进,更多中国车企将在印尼实现本地化生产与运营协同,市场份额也将进一步扩大。对于曾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日系品牌而言,来自中国的挑战已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