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跨界造手机厂商 特朗普手机前面还有这些
- 2025-07-12 18:30:28
- 124
1 格力手机:“董小姐” 的执念
格力做手机,始于 2015 年。当时,董明珠宣称 “做手机分分钟的事”,并表示格力手机要超过小米。2015 年 3 月,格力手机一代亮相,配置为 5 英寸 720P 屏幕、骁龙 410 处理器、2GB 内存 + 8GB 存储,售价却高达 1600 元,而同期配置更高的红米 Note 3 仅售 899 元。这样的定价策略,使得格力手机一代出货量仅五六万台。
随后,格力手机转向中高端市场,格力手机 2 代起售价 1999 元,格力手机 3 代起售价更是飙升至 3600 元。但这些手机仅在官网销售,销售数据成谜。2020 年,格力推出首款 5G 手机,并更名为 “大松手机”。尽管格力一直坚持手机业务,甚至聘用王自如,但市场反响平平,如今格力手机官网已无法打开,手机核心团队也已解散。
格力手机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定价不合理,初期以低端配置对标中高端价格,后期又盲目冲高价格,脱离市场实际。二是缺乏手机行业的经验积累,在技术研发、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与传统手机厂商存在较大差距。
2 蔚来手机:为车主而生的 “车钥匙”
蔚来在 2023 年推出首款手机 NIO Phone,售价 6499 元起。这款手机定位为 “为蔚来车主而生”,搭载高通骁龙 8Gen2 处理器,具备车控功能,可取代车钥匙,还能一键直达多项控车功能。
然而,蔚来手机的市场表现也不理想。一方面,手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头部品牌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新进入者很难突围。另一方面,蔚来手机的目标用户群体过于狭窄,主要针对蔚来车主,这限制了其销量增长。此外,其高昂的价格,对于非蔚来车主缺乏吸引力,即使是蔚来车主,也未必愿意为一部功能相对单一的手机支付如此高的费用。
3 360 手机:坎坷的造机之路
360 早在 2012 年就涉足手机领域,推出首款 “特供机” 华为 “闪耀”。此后,360 联合海尔、夏新、诺基亚等推出多款机型,但都未能在市场上掀起波澜。2014 年,360 投资酷派成立奇酷公司,最终因股东意见不合,奇酷手机昙花一现。2021 年,前 360 手机总裁李开新确认 360 不再做手机。
360 手机失败的根源在于,虽然 360 在互联网安全领域有优势,但在手机硬件研发、工业设计、品牌塑造等方面,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而且,频繁的合作与变动,使得品牌缺乏稳定性和连贯性,难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4 跨界造手机为何难以成功?
跨界造手机的企业大多铩羽而归,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手机行业技术门槛高,涉及芯片、屏幕、摄像头、操作系统等多个复杂领域,需要长期的技术研发和积累。跨界企业往往缺乏相关技术沉淀,难以在技术上与传统手机厂商抗衡。
其次,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头部品牌凭借品牌影响力、技术优势、供应链掌控能力和营销渠道,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新进入者要打破这种格局,需要巨大的投入和独特的竞争优势,否则很难立足。
再者,消费者对于手机品牌的忠诚度较高,习惯了现有的品牌和产品生态。跨界企业的手机产品,很难在短期内改变消费者的认知和使用习惯,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最后,跨界企业往往对手机行业的复杂性和竞争程度估计不足,在产品定位、定价策略、市场营销等方面出现失误,导致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最终失败。
跨界造手机并非易事,从格力、蔚来、360 等企业的案例来看,要在手机市场取得成功,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实力、合理的市场策略,还需要克服消费者认知等多方面的障碍。特朗普手机未来能否打破困境,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 上一篇:万天价拉布布成交
- 下一篇:男子借万以贷养贷担保费高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