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高德”时空底座发布 全场景低空经济示范区启航
- 2025-08-01 22:54:36
- 152
掌上春城讯7月30日,由龙岗区人民政府和高德软件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空中高德·龙岗启航”——深圳市龙岗区空中高德时空底座发布会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标志着覆盖全业务场景的低空经济示范区——“空中高德”项目正式落地启航。
“合作让‘空中高德’在龙岗启航。”龙岗区主要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空中高德”时空底座的发布,是龙岗区与高德地图政企协同、优势互补创造的又一重要成果。未来,龙岗区将加快完善低空产业基础设施,全面拓展低空场景应用,与高德地图等合作伙伴一起,围绕智慧交通、智能驾驶、即时配送、虚拟社区等领域深化合作,打造更多创新示范项目,共同书写龙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高德地图董事长刘振飞表示,深圳是以开放和创新著称的城市,在许多科技前沿领域,都具备全球领先的优势。“这也是‘空中高德’在龙岗率先启航的重要原因,我们期待未来能与深圳进一步开展全面合作,持续投入研发和生态资源,为这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尽一份力量。”
“空中高德”全域时空底座龙岗首发
作为高德地图推出的全域城市智慧交通解决方案,“空中高德”定位为空中版高德地图,旨在构建空地一体的数字地图,通过产业平台汇聚空域、数据、应用等多方资源,面向公众、企业和政府提供智能化、一体化服务,赋能低空场景的科技创新与商业化落地,形成可持续的运营闭环。
“‘空中高德’的核心包括低空三维数字底座、低空保障、低空服务、空域管控等模块,为发展低空经济提供全方位的数据依据、技术支撑、安全保障、管理工具和业务运营服务。”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在发布会上介绍说。
此次发布的“空中高德”时空底座,即是基于海量实时低空三维数据和地面基础数据所打造的空地一体三维“高德地图”。其通过引入三维隐式空间建模与AI深度学习技术,打造全自动、高质量的三维重建平台,可显著降低数据生成成本,并实现全域数据天级更新。此外,时空底座还可实现孪生地图化管理、空中路径规划、空域事件发布管理、空间碰撞预警提醒等核心功能。
“形象地说,‘空中高德’包罗了龙岗区地面交通、低空空域、飞行线路等全域立体交通信息,如同一张空中的‘活地图’。”董振宁表示,基于这张“地图”,安全巡检、低空物流、应急消防、观光旅游等多种场景、多种业态、多个主体的飞行器将来都可以在龙岗的空中并行不悖、各司其职,实现融合高密度飞行。
三大解决方案提供全方位低空运营服务
当前,低空经济的发展在空域资源、安全保障、运营效率等方面仍面临着诸多痛点难点,亟需处理好“飞起来、保安全、可运营”的关系。在此背景下,以高德产业链为基础,构建基础能力、产业联盟和运营创新的“空中高德”,如何为用户提供系统化、全方位的低空运营服务?
此次发布会上,“空中高德”运营方——龙岗区产服集团辖属深圳市湾东低空产业促进有限公司负责人魏娜结合具体案例分享的3项核心服务,生动揭示了其“航线规划一键式”“场景匹配一站式”“基础服务一体式”的低空服务模式。
第一项服务是,通过飞服中心智能辅助规划航线,帮助企业“批得更快”。“‘空中高德’飞服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企业在规划航线等方面提供智能辅助。”魏娜表示,例如企业在填报资料时飞服中心可及时进行弹窗提醒:您的申请资料可能不符合要求,原因是申请的航线涉及管制区、飞行高度超限等。如此一来,企业可以有效降低填报难度,提高成功率。
第二项服务是,通过运营中心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帮助企业“飞得更多”。“运营中心就像一个低空淘宝,有需求的采购方,可以在平台上注册一个买家账号,在平台上货比三家再下单;而有实力的飞行服务商也可以注册一个商家账号,在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能力,并且找到更多的场景订单。”魏娜说。
第三项服务是,通过能力中心降低研发成本,帮助企业“飞得更好”。“能力中心相当于一个众创平台,它已经具备基础的必要的功能,企业无需再自建平台,在能力中心上即可按照自身的业务需求免费作二次开发,满足其个性化的业务需求。”魏娜介绍。
全场景应用助力龙岗打造低空产业高地
作为深圳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最早开始探索低空经济发展的城区之一,龙岗区拥有厚实的制造业家底和成熟的空域基础设施资源,目前已集聚了150余家低空经济上下游企业,具备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人才培训、应用推广的全产业链服务。
此次“空中高德”的落地启航,正是龙岗区雄厚的低空产业基础与高德地图领先的技术创新实力深度结合的结果,标志着龙岗与高德地图携手开启了探索低空经济星辰大海的全新征程。正如董振宁所说,“空中高德”在龙岗的正式运营,是“一个重要里程碑”,“高德将以低空经济运营为枢纽,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以平台为聚合,为产业生态引流赋能;以技术为基础,持续夯实和优化低空经济数字化底座。”
与此同时,高德地图正积极推进从地面到低空的战略布局,致力于将“地图、导航、通讯”打造为空中数字化基础设施,推动低空经济与地面交通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