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道 L90 还没让蔚来翻身, 车载冰箱先让理想破防了

  • 2025-08-02 01:08:18
  • 166

作者|Hayward

原创首发|蓝字计划

公司旁边商场里,一辆乐道 L90的展车停在那很久了。我每天下班都会从它身边经过,但竟然从来没有一刻萌生过试乘试坐一下、感受一下它的车内空间、配置的想法。

因为我对乐道 L90 的印象只停留在“很丑的车头设计”、“一看就很不好停车的尺寸”和“空间应该很大”上,这种家庭取向的中大型 SUV,对我这种轿车忠实拥趸来说几乎是个不会相交的平行线。

让两条平行线相交的,是理想 i8。

从过去的履历和两家产品的市场口碑来看,理想 i8 和乐道 L90 的比较,不应该是如此一边倒的。

不仅在各类社交平台上,面对两款车型的比较讨论支持乐道 L90、为它说话的网友是压倒性的多(不排除是水军刷的),更离谱的是两家公司的股价:

因为理想 i8 的发布,理想港股 7 月 30 日单日暴跌12.84%,创下近四个月最大跌幅,超过百亿港币的市值没了。

另一边,蔚来则因为乐道 L90 的发布,在美股一度暴涨 10%,有网友拍到发布会后的当晚,三更半夜了线下门店都挤满了人,顾客像买菜一样抢着下单…

懂了,原来前乐道总裁艾铁成是预言家啊,他在直播里和李斌说的“订单爆了”是真的,不过可能未来视的时候把“6”和“9”看岔了。

正是因为理想 i8,我第一次坐到了乐道L90 的车里。但这一次体验,比起官方重点宣传的大空间、大沙发、大彩电,我反而被乐道 L90 的小冰箱吸引住了。

小冰箱大学问

在说乐道 L90 的冰箱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车载冰箱是怎么火起来的。

1988 年日产Cima 首次量产标配了内置扶手箱冰箱,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车载冰箱走进量产车,这一晃已经过去了接近 40 年。

近 40 年以来,车载冰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豪华车、顶级豪车的专属,是留给超级大老板、有钱人在车上冰香槟用的。

但 2019 年理想 ONE 在这个价位的车型里首次配备了车载冰箱,再搭配大沙发和大彩电的组合拳,打开了家用车“冰箱彩电大沙发”体验的新世界大门。

不过,虽然在理想的影响下“冰箱彩电大沙发”成了大部分新能源车的标配,特别是冰箱,连一些和家用不怎么沾边的轿车也得整上(说的就是你,小米!),但实际上在体验方面是分三六九等的。

有的车冰箱制冷超级快,制冷的温度低,甚至可以冰一下冰棍;但有的车制冷效果就比较娱乐向了,不仅冻出来的饮料只有微凉,而且效果贼慢。短途出行都该下车了,“冰可乐”还是常温的。

这样的区别,是由车载冰箱的不同制冷原理导致的。

目前主流的车载冰箱主要分为“压缩机制冷”和“半导体制冷”两种类型。压缩机制冷冰箱采用与传统家用冰箱相同的「蒸汽压缩循环系统」,通过制冷剂相变实现热量转移来制冷。

因为具体的制冷过程比较硬核,这里就不展开了。总的来说,这种类型的冰箱会有压缩、冷凝、节流和蒸发的完整制冷流程,实际效果也和家用冰箱差不多。

有些车型的冰箱还会用上较大型的压缩机,甚至可以实现-18℃ 的冷冻效果,这时就不仅可以冻冰可乐了,甚至是药品保存也能轻松搞定。

而另一种就是 “半导体冰箱”。

这类冰箱的制冷主要基于帕尔帖效应(Peltier Effect),通过直流电驱动半导体芯片来实现热电转换。

制冷原理也非常简单,当电流通过时,半导体芯片一端吸热(冷端)、另一端放热(热端),这时将冷端紧贴冰箱内壁,就能让冰箱有冷冻效果了。至于一端的热量,一般会通过散热风扇排出去。

有些宣称可以制冷的“水杯”,和我们常见的手机磁吸散热器,也是用了同样的原理。

不过,虽然两种方式的冰箱都能制冷,但从实际体验出发,两种冰箱的差距有点大。

只看最基础的制冷温度,压缩机冰箱大部分都能实现 0 ℃ 制冷,一些压缩机比较强的甚至可以达到-7℃,同时运行起来更省电,制冷更快。

在炎炎夏日里面轻松就能在车里吃上冰棍、喝上冰汽水,理想正是靠着这一招“堵”住了无数坐在后排小朋友的嘴。

而半导体冰箱正好反过来,不仅最低只能实现 5℃ 的制冷,还大部分情况下实际制冷效果只能比环境温度低 15℃ 左右,制冷速度还非常慢。

可能半导体冰箱唯一的优势只有体积可以做到很小,成本也更低,可以很轻松就嵌入到中控台扶手等小空间里。

网上有一些小米 SU7 博主吐槽小米SU7 的半导体冰箱,说它“如果保持一直常开,车里会特别热”、“车开到目的地了,冰箱还没制冷”等等,完美命中了半导体冰箱要对外散热和制冷速度慢的缺点。

所以,为了保证能够正常地全天候制冷,车载冰箱的“及格线”,是压缩机冰箱。而半导体冰箱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能算是装饰。

乐道的小心思

乐道 L90 使用的也是压缩机冰箱,但市面上使用压缩机冰箱的那么多,只靠这点可没法让它脱颖而出。

比如“冰箱彩电大沙发”的鼻祖理想,自然是全系搭载压缩机冰箱。这次最新发布的理想i8 也是完全跟随了前辈们的战略,用上了广温控范围的压缩机冰箱,不过没有全系标配这点比较可惜。

另外,作为“小理想”的零跑,在 15 万级别的车型上也配备了压缩机冰箱,全面看齐老大哥理想,成了零跑悄悄卖爆的幕后功臣。

但乐道 L90 相比友商们,有更多实用的小细节。

一个是电动滑轨开启。这正好命中了理想 i8 没有电动开启的痛点,作为一款高端定位的车子,冰箱能自动打开、自动关闭,还是能带来不少情绪价值的。

另一个是乐道 L90 的冰箱全系标配。从低配到高配都能得到同样规格、同样功能的压缩机冰箱,这看起来又是瞄准了理想 i8 低配没冰箱的痛点。

还有一个,是汽车博主@电动兄弟羽毛哥 发现的。他们探店时店员给他介绍了冰箱的「拆洗模式」,仅需一分钟就能将冰箱拆出来清洁。这对不小心把饮料撒到冰箱里需要清洗的用户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清洁冰碴子等脏东西也更加方便了。

无论是规格还是功能,乐道 L90 的冰箱都能是算得上“能给的都给了”。但这样一个配置让人觉得惊喜之余又会让人觉得它本就应该标配的。

因为乐道、蔚来和李斌,都输不起了。

不成功便成仁

以往我们在探讨小米 SU7、小米YU7 怎么敢把一些其他车型标配的配置砍掉,用半导体冰箱,连个电动方向盘都不给的时候,结论往往是“小米有种不愁卖的从容不迫”。

乐道 L90,正是一个镜像的反面。

乐道 L90 面向的是极其残酷的25-35万级别的家用SUV市场。看看特斯拉的销量,什么叫做“高山仰止”。更别说后面还有小米 YU7、特斯拉 Model Y L 的冲击…

而根据懂车帝数据,6 月「蔚来」的车子里卖得最好的 ET5T 只有 5100 台销量;销售天天说供不应求的「萤火虫」一看销量才 3900 台;整个集团里卖得最好的「乐道」 L60,销量也不过 6400 台。

最后一统计,加上两个子品牌的蔚来,所有车型也就卖出了大约 25000 台,而小米单一车型六月已经交付 28000 台,7 月更是交付 30000 万台了。

再加上李斌在今年年初面对乐道 L60 滑铁卢、交出史上最差财报时,喊出的“四季度盈利”豪言壮语,想实现目标靠之前的车子不太现实,只能寄望于成了蔚来“全村的希望” 的乐道 L90。

为了卖爆,配置高本来就是应该的。

除了上面提到的冰箱外,乐道 L90 上很多配置都要比蔚来的车子更加“厚道”。

比如冰箱、巨大前备箱和电动踏板是全系标配的,中配起就配备了 17 英寸吸顶电视,为了提升行驶质感乐道还给它配备了前后防倾杆。

如果不在意顶配的 0 重力座椅的话,性价比最高的六座版 Max 只要 27.98 万,BaaS价格 19.38 万,连 20 万 都不到。

这样的配置,你们蔚来有吗?不过现在的蔚来,大概也顾不上蔚来本车系的死活,这回真的是“疯起来连自己人都打”了。

也许除了要担心乐道倒闭之外,乐道 L90 本身已经没什么好吐槽的了。

蔚来的“小米战法”

8 月 1 日的中午,我再到商场里,乐道 L90 的展车已经撤走了。声量上那么火爆,乐道 L90 似乎也不用到处穿街走巷赚吆喝了。

乐道订单爆了吗?虽然蔚来没有发大定数据,但从网上的情况来看是爆了。

以后有人总结乐道 L90 成功的原因是肯定会提到“价格”,最低配 BaaS 十七万多的价格纵然很便宜,但我认为成功还离不开另一个原因:蔚来的“小米战法”。

小米 SU7 靠什么成功?是性价比吗?是性能吗?但 SU7 标准版都能顶半边天,是“99% 隔绝紫外线”的防晒天幕,是能柔肤增白的化妆灯,吸引了大批女车主的关注。

换言之,小米的成功,是对细节的不断深化、挖掘,最终在体验上比别家多一分优势,就更容易多吸引一点潜在车主的注意力。

乐道 L90 也是如此。同样一个冰箱,如果能在基础功能相近的情况下多了个电动开合,就很容易让消费者记住你;再加个全系标配,就很容易让消费者想去了解你了。

每个细节的叠加,最终就会成为胜败的关键。

再加上蔚来那不要命地堆料、孤注一掷地打造产品,性价比成为乐道 L90 的重要推手,才让蔚来等来一次真正的“订单爆了”。

乐道 L90 并非不能复制。未来的新能源市场,肯定还会有其他这样抠细节的 “XX” L90。